日前,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對外發布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35萬億元,2020年我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有望超過2萬億元。
《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3500億元,較2016年增長約17.4%,其中環境服務營業收入約7550億元,同比增長約23.8%,環境保護產品銷售收入約6000億元,同比增長約10.0%。具體到細分領域,與2016年相比,除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外,水污染防治、固廢處置與資源化、環境監測領域企業的營業收入、環保業務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環保業務營業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報告》指出,2017年,統計范圍內企業營業收入總額11681.4億元,營業利潤總額1237億元。其中,環保業務營業收入6209億元,占比為53.2%,環保業務營業利潤804.5億元,占比為65.0%。同比來看,營業收入總額增長了17.5%,營業利潤降低了6.9%,其中,環保業務營業收入增長了17.9%,環保業務營業利潤增長了15.2%。具體到細分領域,與2016年相比,除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外,水污染防治、固廢處置與資源化、環境監測領域企業的營業收入、環保業務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環保業務營業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從企業規模看,統計范圍內企業的營業收入、環保業務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環保業務營業利潤高度集中于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其以11.6%的企業數量占比,貢獻了接近或超過90%的營業收入和利潤。
從領域分布看,環保產業主要覆蓋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環境監測4大細分領域,4領域集聚了約90%的環保企業和95%的行業營收和利潤。
從地域分布看,統計范圍內企業有近半數集聚于東部地區,東部地區環保企業的營業收入占比為62.1%,超過了中、西部和東北三個地區企業的營業收入,北京、浙江、廣東、江蘇4省(市)貢獻了全國近52%的營收,其中,北京貢獻超過23%。
《報告》顯示,未來我國環保產業發展依然存在旺盛需求,環保產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打贏藍天保衛戰(包括藍天保衛戰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兩個標志性戰役)投資需求約為10178億元,投資直接用于購買環保產業的產品和服務約2530億元。未來三年,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環保業務收入平均每年將增加843億元。
在水污染防治領域,打好碧水保衛戰(包括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投資約為1.8萬億,環保產業的產品和服務需求約9200億元。
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打好凈土保衛戰投資需求約為6600億元,環保產業的產品和服務約4158億元。
在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領域,“十三五”期間,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能力50.97萬噸/日,新增收運能力44.22萬噸/日,實施存量治理項目803個,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3.44萬噸/日,進一步提升和合理配置危險廢物安全處置能力。
在環境監測領域,預計“十三五”期間環境監測設備銷售增速大約在25%左右,市場空間超過1000億元。
《報告》還指出,采用環保投資拉動系數、產業貢獻率、產業增長率三種方法預測2020年環保產業發展規模在1.5萬~2.2萬億元之間,對應年增長率區間為12.9%~20.0%。根據環境保護形勢與環保產業發展趨勢,按照年增長率16%計,2020年我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有望超過2萬億元。
據了解,該《報告》數據來源于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委托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開展的全國環保產業重點企業調查及全國環境服務業財務統計,兩項調查涉及近8000家環保企業樣本(含環保上市企業和新三板企業共498家)。《報告》從環保產業的規模、結構、分布、發展能力、發展成效、存在的問題、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析,系統反映了2017-2018年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狀況、特征及趨勢。
(文章轉載廣東環保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