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卡位“綠字訣” 投資這些領域時機到了

?行業動態 ????|???? ?2019-05-16 18:04
       

        導讀:8 次提到環保,覆蓋水環境治理、大氣污染防治、固廢處理,粵港澳大灣區自成立之日起便注定了以“綠”為底。

     自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宣布成立以來,開啟了巨大的生態環境治理市場,受到多方關注。實際上,在高標準、嚴要求的生態環境治理層面,著手進入只是第一步,下一步他們還將以此為契機,放眼泛珠三角地區更大的環境治理市場。
 
  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和備用水源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及環境風險防控工程建設。強化深圳河等重污染河流系統治理,推進城市黑臭水體環境綜合整治,貫通珠江三角洲水網,構建全區域綠色生態水網。
 
  強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更嚴格的清潔航運政策,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減排,統籌防治臭氧和細顆粒物(PM2.5)污染。實施珠三角九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
 
  加強危險廢物區域協同處理處置能力建設,強化跨境轉移監管,提升固體廢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水平。
 
  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采用先進適用節能低碳環保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
 
  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治理的“家底”清單。
 
  在中國制造業的集聚地,一個新亮點愈加凸顯。8 次提到環保,覆蓋水環境治理、大氣污染防治、固廢處理,粵港澳大灣區自成立之日起便注定了以“綠”為底。公開資料顯示,粵港澳大灣區涵蓋的珠三角地區,不僅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同時也是生態環境改善最為明顯的地區之一。
 
  我們距離上述目標有多遠?目前,珠三角環保產業處于大需求、大投入、大提升的快速發展時期,環保產業同樣在大灣區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根據此前多部委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沿海經濟帶發展臨港工業、上大項目時,要采用最高的技術標準、實施最嚴的環保要求,守護好沿海美麗自然生態”要求,大灣區將推動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生活垃圾、危險廢物、污泥處理和清潔能源供應和工業集聚區監測監控等7大類重點工程。
 
  其中,對于粵港澳大灣區而言,水生態環境治理被擺在重要位置。根據平安證券研報,珠江流域等水系治理將是未來重點。從對黑臭水體排查識別、制定治理方案、進行工程實施、檢測評估以及長效管理這一整個過程既需要政府的規劃引導,也需要廣大設備和服務供應企業的投入。有業內分析認為,預計未來兩年珠江流域治理總投資不低于300億元。
 
  未來水環境治理將進入深水區,要做好污水管網收集、工業企業入園和嚴格監管等工作。除了水環境治理之外,固體廢棄物處置同樣不容忽視。由于工業企業眾多,粵港澳大灣區在垃圾分類、垃圾焚燒、危廢處置等固廢市場的細分領域也呈現較為廣闊的市場。同時,對已經形成的違法生活垃圾堆放點進行應急治理。預計未來3年內,大灣區垃圾焚燒缺口為1.5萬噸/日(焚燒占比60%),對應總投資75億元。
 
  資金的來源,一方面是統籌安排預算資金和新增債券資金支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則是堅持市場化,對有一定收益的環境基礎設施項目,探索試點發行項目收益專項債券,以及加大在環境基礎設施領域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力度等。重要的是不要“急于求成”,避免黑臭水體“卷土重來”,造成財政資金的過度浪費。
 
  分析人士表示,與雄安概念在A股市場上演化方向相似,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未來也將沿著相關政策方向的發力方向深化內涵。隨著大灣區及珠三角環境治理的大幕開啟,多家環保企業、上市公司也躍躍欲試,想從巨量市場份額中分一杯羹。據權威媒體不完全統計,有4家注冊地址位于廣東地區的公司隸屬于申萬行業下的環保板塊,分別為東江環保、瀚藍環境、迪森股份和新綸科技。
 
  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正在磨礪綠色能力,為環保經濟增添新動能。粵港澳大灣區的環境治理工程將在2019年迎來實質性的開啟,將會有一批實質性的項目落地。對于投資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具有巨大吸引力的主題投資機會。而在業界看來,環境治理要保持自身的優勢還需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其中,具備整合設計、建設、融投資和運營能力的治理運營商優勢明顯。

      (文章轉載環保在線網)